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美食 > 正文

苏州高技能人才计划实施备忘录

类别:苏州美食 日期:2019-7-11 8:51:41 人气: 来源:

  11月26日,第四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总决赛在镇江落下帷幕,苏州代表队成绩优异,其中,来自苏州创元集团、23岁的成冲获得职工组电子技术项目第一名。按照大赛规则,他被省授予“江苏技能状元”荣誉称号,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列入省“333工程”项目培养对象,直接认定为“江苏工匠”,并获得10万元现金励。自今年年初大赛启动以来,江苏省内广大企业职工和职业院校学生踊跃报名参赛,掀起了学技能、比技能的热潮。

  除了成冲,苏州还有三个“第一”:来自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熊炜、苏州王森国际咖啡西点西餐学院的李子文和苏州技师学院的霄分别获得了汽车技术、烹饪(西餐)和CAD机械设计项目的状元。另有9人获二等、15人获三等,19家单位被授予“高技能人才摇篮”,苏州市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毫无疑问,苏州技术技能人才稳稳地站在了省技能大赛舞台的正中央。

  这四个“第一”,是苏州持续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的最好。近年来,苏州将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工作纳入人才工作整体布局。“十三五”至今,全市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77.9万人;职业技能鉴定人数24.1万人;全市技能人才队伍超166万人,累计培养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54.87万人,a型血人的性格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的技能人才支撑。

  事实上,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机构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去年我市发布的《苏州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技能人才薪酬水平较企业平均水平高出30%左右,222家应用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总数为1.7万人,平均每家企业需求76人,而调查企业平均为60人。

  技能人才,是苏州这座全国工业总产值第二大城市转型升级的“刚需”。从“工人”到“人才”,苏州在观念、榜样、教学、政策机制等方面的持续发力,让这场已然的“蝶变记”更加快速而见效。

  今年6月,苏州市人社局发布了《2018年苏州市高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该目录清晰显示,当下,有60个职业(工种)市场紧缺。

  “这个目录能早点发布就好了。”彼时,苏州技师学院招生负责人毛锡锋已经忙碌了两个多月。从事招生工作多年,每年一到四五月份,他就要在各个宣传平台推介学校,马不停蹄参加各类招生宣传会,主动寻找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的机会。

  即便如此,“招生难题”依旧是职业类学校共同的痛点,之所以难解,归根到底是因为家长和社会普遍式的。

  而这样的正着社会对技能人才渴求的冲击。在苏州技师学院,有意愿就业的学生已基本实现100%就业。如果能拿到技能类的重要项,第一年上岗月工资就能拿到五六千元。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就处处长沈文英表示,现在大部分企业认为职校生更为“踏实”,这也让近些年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业质量越来越好。同时,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专转本”“专接本”等渠道获得更高的学历,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培训、项目孵化、项目推荐等一系列创业服务,“有技术,不仅越来越有面子,未来还有了更多可能。”

  “博士硕士满街跑,高级技工难寻找”的顺口溜不是一句笑谈。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应这一转变,要让年轻人以及社会各方形成一个共识:做技工不仅有面子还有前途。显然,没有社会大和人才观念、职业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在苏州王森国际咖啡西点西餐学院,提及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冠军蔡叶昭,学弟学妹们都会眼前一亮:“他是我们大家的偶像。”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去年在阿布扎比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蔡叶昭击败了在这一项目中有着传统优势的欧洲选手,登上世界技能之巅。

  迎接冠军归来时,学弟学妹们纷纷“求合影”“求签名”,俨然“粉丝见面会”的现场。校园表彰庆典上,捧着50万元的励,蔡叶昭短短一句,“面包改变了我的一生”,不仅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更成了校园的“流行语”。

  在苏州,和蔡叶昭一样,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成为备受推崇的偶像。为快速提升大批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代练的方式,苏州市每两年举办一次技能英才周,开展技能状元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市人社局会同市有关部门每年举办近30个职业(工种)的技能竞赛,或者选派优秀人才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在各类赛事中获得优秀名次的选手,可按有关直接晋升上一级职业资格或优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符合条件的申报省、市“五一劳动章”,并授予省、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在娱乐明星偶像层出不穷的时代,能工巧匠理应成为年轻人的偶像。因为他们同样充满魅力,他们的经历传递着“技能改变人生轨迹”的传奇,他们的成就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技能的价值。更积极的意义还在于,在这些榜样的带动和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学技能、比技能的热潮中来。

  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教务处处长钱梦缘看来,以前职业院校和企业是“两张皮”,这直接导致大部分中职院校的专业课大同小异,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近些年,苏州的职业类院校通过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深度共建“企业学院”等方式,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得到深化。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制造工程系主任石皋莲总结了校企合作由浅到深的发展历程。她介绍,浅层次的合作流程一般是签个协议,企业工程师来给学生上课作,学校教师进企业交流学习,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也就会有一定合作。“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学到的东西依旧流于理论与形式,接不了地气,适应性也不理想。”

  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制造工程系与企业合作共建“昂拓精密制造学院”“菲斯科精密制造学院”,学校与企业共建生产型实训、共研课程教材资源开发,甚至合办“学徒班”,每个学生都实现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可以拿到工资了。”石皋莲表示。

  目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中德合作班,引进原汁原味的教学,将校企合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实践“项目课程”教学,与企业对接开设多个合作班。越来越多的中高职院校积极课堂教学,深挖产教融合,摸索出各自适合学生成才的好子。

  如果说,职业类院校处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生产”环节,那么,企业就处于“消费”环节。但在具体的合作中,校热企冷的现象又是不争的事实。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需要通过有效机制激发企业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作为职业院校,更关键的是在办学过程中能够跟上产业发展形势,找到企业的利益,凝聚起更多的合作对接共识,这才是“高品质”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根据《姑苏高技能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到2020年,苏州高技能人才总量要超6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5%,每万人拥有高技能人才数达720人。

  围绕技能人才的培养,该计划拿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策和励措施:比如给予引进人才的企业、技工院校不超过50万元的补贴;给予高技能领军人才100万元的安家补贴;对参与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的单位,按照高级工及以上人才培养量给予单位励。

  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对在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掌握高超技能、具有突出业绩的企业职工,符合相关要求的允许破格或越级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实施“青苗计划”,从企业优秀技术工人、职业技能竞赛获选手以及职业(技工)院校在校生中,选拔一批形成年龄梯队层次的青少年选手组成“青苗班”,培养高级别大赛种子选手和行业领军人才;建立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制度,重点以我市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大型企业、行业研发中心、职业院校和公共实训为载体,选拔优秀技能专家、技术能手和企业首席技师为领办人,搭建“名师带徒”平台,每年新增20家市级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等。

  实实在在的举措背后,是苏州这座全国工业总产值第二大城市快速转型发展的“刚需”——技能人才要出头,职业教培要兴起。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只有从思想和观念上真正认识到提升高技能人才待遇的重要性、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的紧迫性;只有逐步建立创新技能激励机制,从一线技术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入手,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才能真正让高技能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技有所得、劳有所获。

  财成国际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