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新闻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从苏州工业园区创新实践看苏州“四个名城”建设前景

类别:苏州新闻 日期:2017-10-16 14:15:23 人气: 来源: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领开气之先,自设立之初,便担负着创新“试验田”的重要。开发建设二十多年来,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开展创新综合试验,园区再次成为了全国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先行军”。2016年,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名列前茅。今年7月召开的全省开发区创新大会上,苏州工业园区创造的、产业优化、科技创新、体制等诸多成功经验,更是被作为典型范例推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正涌动着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的热潮,非凡之城的苏州工业园区责无旁贷,信心满满——

  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以富民提升“园区经验”,扎实推进创新综合试验,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中国开发区升级版,努力走在“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最前列!

  近年来,园区积极抢抓全球产业梯度转移、价值链重构等机遇,引进和培育并举,大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形成了“2+3”特色产业体系(“2”: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3”: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战略新兴产业)。累计吸引外资项目48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294亿美元,9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56个项目。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45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6.2%。

  同时,园区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制造业向“制造+研发+营销+服务”转型,推动制造工厂向企业总部转型,目前拥有各类外资研发机构161家,经认定的省级总部机构36家、占全省20%。立足产业基础,园区积极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具有园区标志、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特色产业地标,率先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相关政策。

  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特色产业,去年分别实现产值480亿元、280亿元和380亿元,增长24%、25%和36%。园区已与上海张江、中关村同列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方阵,被誉为世界微纳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八大产业区域之一。同时,百度、华为、腾讯、滴滴、科大讯飞、苹果、微软、西门子等业界巨头都在园区设立了相关产业或研发中心,园区正在加速崛起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园区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构建完善创新系统。目前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60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国家级创新20多个。

  招校引研,浇灌创新生态沃土。园区重点瞄准大院大所名校,引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电子所苏州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0家,大学苏州先进研究中心、哈佛大学韦茨创新中心、微软苏州研发中心、协鑫中央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近500家,中国科技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大学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中外高等院校29所,在校生人数达到7.85万人,获批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

  人才是创新的引擎。园区深入实施“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集聚高端人才,累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43人,其中创业类“千人计划”57人、占全国比例近7%,大专以上人才总量居全国开发区第一,园区被评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中国科协“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被确定为人才工作联系点。

  自主品牌是创新之本。园区深入实施“企业扎根”和自主品牌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培育壮大创新创业企业集群,目前集聚科技创新型企业40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28家,主板上市企业1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8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4件,保持全省领先。

  资金是创新创业的催化剂。苏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权交易中心等资本要素市场先后落户园区,东沙湖基金小镇入选首批“江苏特色小镇”,区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1200亿元,覆盖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已集聚硅谷PNP、百度创业中心、腾讯云、苏大天宫等众创空间67家,其中13家列入“国字号”序列,金鸡湖创业长廊被评为全国“2017十佳创业园区”。

  园区从一开始就摒弃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产业与城市同步推进的,实现了产城的良性互动和共生共融。牢固确立并“无规划、不开发”的,“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一张蓝图绘到底”,制定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配套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确保规划得到严格执行。金融商贸区、科教创新区、国际商务区、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板块加快建设,摘获全国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首批“国家旅游度假区”等荣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园区服务经济加速繁荣,服务业增加值占P比重达43.8%,集聚金融类机构800多家。

  入选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成为全国首个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生态优先,推进实施生态优化行动计划,每年实施一批重点生态治理项目,近年来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环保专项行动,部署开展“基层大走访、问题大普查、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四大行动,全面加强城市综合治理。目前,园区万元P能耗为0.254吨标煤,人均绿地面积29.1平方米,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单位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区域质量综合指数达97.4,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深入推进创新,园区问题导向,找准“靶点”,破解发展瓶颈,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探索,主动对接复制上海等自贸区创新经验,构建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综保区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贸易多元化等试点有效开展。深入推进“放管服”,形成了“大部制保障、信息化支撑、不见面审批、专业化服务、平台型监管”特色。

  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园区推进大部门制机构,设立大经济发展、大规划建设、大文化管理、大行政执法、大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部门管市场、一个平台管信用、一张网络管服务”的“五个一”治理架构。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的审批服务模式。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为契机,大力实施审批流程再造,推进简政放权,将原来涉及的近30个处室、90多名审批人员、16枚审批印章,精简为3个业务处室、30多名审批人员、1枚审批印章,大幅降低了企业制度易成本。积极探索“2333”,即企业2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3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33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

  每年确定一批重点任务,园区已累计形成48项创新举措,其中一批试点在国家和省市不同层面得到复制推广。成功复制了上海自贸区等52项制度创新。今年,又研究制定了24条拟复制政策。

  着力构建富民增收长效机制,重点加强对园区居民再就业和新生代动迁居民的帮扶,目前园区动迁居民稳定就业率超过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省市前列。实施区域一体化八项工程(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生态、文明素质),近年来财政累计投入近20亿元,提升动迁社区43个、面积1087万平方米,惠及动迁居民5万余户,居住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现代化、均衡化、特色化和国际化方向,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公共教育体系,率先实现教育一体化管理,园区从“教育洼地”一跃成为“教育高地”。推进医疗机构建设,构筑15分钟居民卫生健康服务圈,三大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社保实现全面并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先后成立苏州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打造了环金鸡湖马拉松赛、龙舟赛、双年展等一系列国际性文体品牌活动。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了“一口受理、一门办结、全科社工、全天服务”的社区为民服务模式,园区入选全国首批“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常态化开展“社情联系日”等活动,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增进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安全生产三年提升计划深入实施,平安和园区建设不断深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目前园区共有非公企业党组织1189家,其中外企党组织708个,民营企业党组织48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97%以上;街道(社工委)党组织487个,实现了社区全覆盖;国有企业中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共154个。截至今年6月底,园区基层党组织中,非公企业20404名,国有企业3260名,社区中11768名。园区按照建立“以属地为主、条线和区域结合”管理机制的要求,加快构建了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机制,基层党建不留“真空”。

  认真抓好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履职、绩效考核、创新激励、责任追究“四项机制”“六个办法”,推行《园区工作人员行为导则》。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和省委、市委的有关,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违纪案件。深入开展正处职干部联系百家重点企业、机关干部基层调研、“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等活动,为企业、群众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

  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得到了中新两国的高度肯定。以“借鉴、创新、、共赢”为内核的“园区经验”构成了苏州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10月22日,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15次会议上明确,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其创造的“园区经验”是值得双方珍惜的宝贵财富。总结园区已不仅仅在于其本身,而是重在“园区经验”的发扬光大,贵在“园区经验”的创新实践。

  “园区经验”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园区的开发建设是理论付诸实践的产物,也是苏州在进程中加快科学发展的典型;(2)园区的发展关键在于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更在于园区牢牢把握机遇、不断创新的发展优势;(3)园区在科学发展中牢牢抓住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进一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4)“园区经验”是宝贵财富,更是苏州在新阶段实现稳增快转的强大动力;(5)园区的发展贯穿了创新这一主线,这也是始终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体系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勤政、廉洁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舒适、配套的人居需求体系市场化、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超前的、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谐、稳定的劳资政协调体系监管严密、高效便捷的海关监管体系富有新意、充满活力的社会治理体系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