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美食 > 正文

标记生成出错请与管理员联系!

类别:苏州美食 日期:2018-7-8 14:40:39 人气: 来源:

  糖粥、赤豆糊、藕粉圆子、八宝粥、蟹壳黄、臭豆腐、豆腐花……这些土生土长的苏州小吃,不仅成就了苏州美食天堂的美誉,让无数中外游客流连,也陪伴着一代代苏州人从牙牙学语到步履蹒跚,成为那记忆中难以抹去的幸福味道。但随着小吃“大本营”观前观的,这些姑苏名小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老苏州想吃苦于难觅其踪,新苏州对“草根”美食知之甚少。近日,平江区表示正在的太监弄将是观小吃新的“落脚地”,这能让岌岌可危的苏州小吃重振旗鼓吗?记者特此采访了市民、商贩以及专家,听他们讲述“苏州小吃”复兴还要过的“坎”。

  “现在苏州市面上糖粥摊太难见到了,自从观西脚门后,快20年没吃过了。”今年58岁的王女士,听说正在举行的苏州首届小吃美食文化节上有姑苏名小吃,今儿上午空着肚子便跑到观前观“忆苦思甜”,她告诉记者,小时候苏州街头巷尾常有肩挑骆驼担、吆喝着“笃、笃”卖糖粥的小贩,5分钱能买一大碗,底下一层是白米粥、面上一层是赤豆糊,口感香甜粘稠,是现代任何甜点都无法比拟的美味。“我希望有条像成都锦里、上海城隍庙、南庙一样的小吃街,平日里也能一并吃到姑苏小吃,而不得在某个特定节日。”王女士说出了很多市民的。

  “这两天来吃糖粥的八成是苏州本地人,而且40、50岁的中年人居多。”70多个小吃展位中,吴门人家“端”出的糖粥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一天准备两大保温桶的糖粥,销售挺火爆的,尤其是上个周末一个中午就被抢购一空了。不过她也表示,尝“鲜”的基本都是讲苏州话的老苏州,新苏州人过他们摊位,都用猎奇的目光打量着糖粥,“他们压根就不晓得糖粥是什么,而且在得知是甜食时,很多年轻人就不买了。”遇到这样尴尬局面的并不止糖粥,苏阿姨的赤豆圆子虽然一天能卖400多碗,但苏州本地食客占了大半壁江山。

  记者在小吃节现场走了一圈,发现70多个展位中苏州小吃仅占了9席,而撑台面的依然是哑巴生煎、绿杨馄饨、朱鸿兴、大鸿运等老字号。“原来紧酵馒头是炸来吃的啊,还挺香的。”一位打扮时尚的苏州姑娘拿出相机猛对着刚从油锅里撩起的色泽金黄的馒头“咔嚓”起来。哑巴生煎的创始人俞二媛用手语“告诉”记者,这次哑巴生煎参展并没有卖名声大噪的生煎,而是卖力吆喝着另一道稍许“冷门”的传统苏式点心紧酵馒头,一来是场地,二来是想让年轻人以及新苏州人了解更多苏式点心,而不仅限于“老三样”。

  走在展会现场,迎面而来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捆羊肉串、牛肉串、烤章鱼,吃得津津有味。来苏州已经三年的苏北小伙小张边吃着酸辣粉边说,他压根不晓得哪些是苏州小吃,“芝麻糊、烤鱿鱼算吗?”身旁女朋友补充了粽子糖、豆腐干让记者稍显宽慰。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姑苏小吃丢失的食客已经不仅仅是新苏州人,而且连苏州本地的小年轻也对这传统美食不“感冒”。他们说,如今自己口味已渐渐脱离了“苏州化”,咸、辣等口味偏重的小吃、菜肴才是他们消费的首选,而在苏州星火燎原的川菜馆、韩国烧烤、火锅店便是他们的“心头爱”。

  在苏州花鸟市场后门的史家巷口,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亲历观前观小吃兴衰的潘玉麟糖粥摊。一辆简陋的木质小推车、一副破旧桌椅、外加四个煮粥用的桶便是58岁的潘玉麟摆摊的全部家当。自2004年开始,除了35度的大夏天和极端恶劣天气,每天中午12点,老潘都准时在小巷口摆摊叫卖糖粥、赤豆圆子、酒酿圆子,直到卖光最后一碗。“我父母都是挑着骆驼担卖糖粥的,刚我就接过父母的班在观西脚门租了个亭子卖糖粥,那时生意真是红火。”

  老潘回忆道,那时的观前观是有名的小吃一条街,西脚门一共设了25个小吃亭,海棠糕、藕粉圆子、臭豆腐、豆腐花、锅贴、糕团等姑苏名小吃应有尽有,而1992年随着观前观的升级,小吃亭全部改成了店面,出售传统的工艺品了,他们也没了“立足之地”,纷纷自找出,红极一时的观小吃逐渐萧条下来。

  “我们家的这条巷曾是糖粥的大本营,汇聚了12个老老少少糖粥小贩,如今就剩我一个还在坚守了。”虽然老潘的糖粥摊街知巷闻、生意超级红火,12点开卖,基本到下午3点左右已经一“碗”难求了。但毕竟是露天店,多。老潘的摊头摆在几乎只能容一辆汽车通行的巷口,一街之隔还挤着蛋饼、豆腐花等小摊头,由于仅有一张简易木桌,最多只能挤下5人“堂吃”,绝大多数客人要么打包带走,要么端着就地“解决”,以致高峰时段经常造成道拥堵。

  老潘告诉记者,其实不是没想过找个门面安定下来,甚至一度很想重回观前街。“2004年,当时豫园商场旁边的小铺面招租,我去打探过,一间9平方的小店铺要租金一年15万,我被吓懵了。”于是老潘打消了开店卖糖粥的念头,就在自口摆起了摊。不过老潘挺安慰,“再几年我估计就干不动了,想让儿子继承下去,但年轻人怎么可能站在街边吆喝呢,所以还得找门面的。”老潘说,小吃还是得在闹市区才能长足发展,听说目前正在的太监弄将被打造成观小吃新的“落脚地”,他很是兴奋,老潘表示如果租金合理,他很愿意进驻,和同行一道振兴苏州小吃。

  其实,这两年被费用问题“绊倒”的苏州小吃不在少数。观振兴、观小食品、新乐面店、鸡鸣八宝粥,甚至是鼎鼎有名的“苏州一碗面”陆长兴都因门面租金高昂相继退出了观前街。还能在“大浪淘沙”中屹立不倒的也仅剩黄天源、采芝斋、陆稿荐、朱鸿兴等为数不多的老字号了。采芝斋董事长储敏慧介绍,每逢酒酿饼上市,他们店平时每天要销售5、6000只,周末更是达到9000余只。店内销售每年都以20%以上的幅度递增。而外地游客到苏州,基本上都是以吃特色、购特色为主,“这么多的客流量,了销售的红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幸存在观前上的“草根”的小吃店也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对偏僻的小巷中,而非在观前街的“主干道”上露脸。记者在东脚门的洙泗巷口找到了阿福砂锅煲,8年来小店一直红红火火地卖着咖喱粉丝汤,外加炒饭,老板娘仲惟丽告诉记者,虽然店缩在巷子里,不过幸好附近是观前小商品市场,客流量大,为小店“拉”来了不少生意。“就这样的地段,200多平方米的房租也得几十万呢,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开销,而我们一份砂锅粉丝煲就卖6.5,炒饭也就7、8块,基本赚钱就靠跑量了。”她告诉记者,曾经去南京“取经”,新街口地铁站下的井然有序的美食园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地铁站人流量多大呀,像鸭血粉丝汤、酸辣粉等南京特色小吃根本就不用愁生意的。”她希望像苏州绿宝广场底层的小吃园模式,在苏州观前街也能搞活起来,“最主要是房租要便宜。”

  虽然苏州小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发展难题,但一项项扶持政策的出台、一家家退出闹市区的老字号“自谋出”继续发扬着“草根”文化都让人看到了振兴苏州小吃的曙光。

  去年12月,沙佩智在观前开了7年的鸡鸣八宝粥店,因房租太高无奈关了门,把骆驼担挑出观前的那天,于苏州传统小吃的沙佩智落下了眼泪,“多年心血好不容易搭起来的糖粥班子,还有跟了她很多年的老顾客,难道就这么散了?”东方不亮亮。不服输的沙佩智干脆把骆驼担挑进了自己的吴门人家饭店,并且顺势推出了苏帮传统小吃系列,通过早茶的形式,把“苏州一碗粥”发扬光大。

  平江小吃分会会长俞水林也表示,小吃不仅仅作为一个地方“饮食经济”的代表,而更应该是一张生动的“城市名片”。过去苏州的观前观小吃与上海城隍庙、南庙小吃等齐名,现在他们依旧经营得风生水起,而苏州小吃没有理由萧条。“观前街客流量较大,而观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不允许使用明火加工小吃,这就使许多需要明火现场制作的小吃在口味上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俞水林说,这次由搭台的美食文化节,杭州、等地小吃都汇聚苏州,也给了苏州小吃一个学习平台,对传承苏州的小吃文化有着积极作用,但仅是靠节造势,只是昙花一现、治标不治本。他认为,要把流失在“外”的苏州小吃请回来,除了解决房租这个题以外,如何提档升级迎合大众口味,发展特色小吃继承人也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平江区区长蔡丽新表示,目前正在的太监弄将是观小吃新的“落脚地”。也将通过业态引导的政策支持餐饮集聚,从而将太监弄打造成真正的中国第一条餐饮名街。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