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人文历史 > 正文

准确把握吴文化内涵

类别:苏州人文历史 日期:2021-4-14 15:57:30 人气: 来源:

  “文化”是一个多义词,无论普通还是专家学者对它的理解都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当人们说这个“文化”或那个“文化”的时候,其内涵往往是不一致的。当前,“吴文化”这个概念已被用得过于泛滥了。

  “文化”是一个多义词,无论普通还是专家学者对它的理解都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当人们说这个“文化”或那个“文化”的时候,其内涵往往是不一致的。当前,“吴文化”这个概念已被用得过于泛滥了。

  “吴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吴国从泰伯立国到夫差之间吴人创造的文化。有人把吴地的新石器文化称为“古吴文化”,这样做的初心是好的,但于逻辑不通。先吴时代吴地的文化可以泛称为先吴文化,但不能称为古吴文化,因为先吴是一个“先于吴”的时间概念,而“古吴”是不存在的。

  吴国被越国以后吴人或者逃散到各地融入了华夏,或者被越人征服融入了越人之中,的吴文化不复存在,但“吴”的地名遗留下来了。后人把吴国故土称为“吴”、“三吴”、“吴中”或“吴地”,因此,吴国以后生活在吴国故土上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可以泛称为吴地文化。有人将其称为“后吴文化”,但战国以后生活在吴地的居民发生了多次更替,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把“吴地文化”省略为“吴文化”,就可能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不仅把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内涵的文化混为一谈,而且否定了吴地的文化发展与范式演变,抹杀了各个时期吴地文化的个性特色。

  所谓“吴地文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形态与模式,而是指生活在吴地的人群的生活方式。然而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们并不是始终不变的,其间有迁徙、有置换、有覆盖、有融合,因此区域文化也随之发生千变万化。不能将区域文化视为一成不变的,也不能把先后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视为同一族群,避免笼统地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涵的文化形态都说成是“吴地文化”。

  吴国是在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土著即湖熟文化是吴文化的基础,外来的商周文化是吴文化的主导因素,而邻近的马桥文化对吴文化有强烈的影响,这就是春秋时代崛起的吴文化的三个来源与组成部分。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汉人陆续南迁来到吴越地区,这些进入吴地的汉人到六朝时形成了所谓的“吴姓大族”。此时这一地区的文化已是完全的汉文化,再将它称为“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就不合适了。

  六朝时期,吴地保存了汉文化的火种,但六朝时期吴地汉文化的重心在建康(今南京)而不在吴郡(今苏州)。人们也习惯把经过汉晋六朝的居民变迁与文化转型后在吴国故地上成长起来的汉文化叫作 “吴文化”,精确地说应该叫作“吴地汉文化”或“汉文化的吴地类型”,其内涵与先秦时代的吴文化完全不同。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和工商业飞速发展,人口密度急剧上升,形成了富足而又闲适的社会文化氛围,这就是至今、被我们看到的“姑苏文化”或“苏州文化”,但也不能把它们叫作“吴文化”。

  明清以后,吴地的文化至少又可以分化出以南京为中心的秦淮文化、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文化和以苏锡常为中心的姑苏文化,而到了近现代连苏、锡、常也因为各有特色而难以装进同一只“吴文化”的筐里。“吴文化”这一概念已经无法涵盖吴地日益发展的、更加丰富的文化模式了。

  无论社会上还是学术界都存在着一种把“吴文化”推广为“广义吴文化”的泛化倾向,其用意是好的,希望实现吴文化的现代化,可这样做的结果却把“吴文化”的概念给搞乱了。

  从时间上说“吴文化”已经过时,从空间上说“吴文化”的范围远远超过今天的苏州无锡,从文化内涵上说战国以后“吴文化”已经转型。如果不分时间、空间、内涵,把一万年来先后出现在吴地的文化统统搅和在一起称之为“吴文化”,必然会损害吴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属马的今年多大

  传承区域文化无非是想从传统文化中为当今的文化建设找一些遗产与依据,但也要注意去粗取精,按照时代要求建设新文化,不必一味法古。

  

关键词:吴文化内涵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